手机版英文版云上荆州魅力荆州今天是: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新闻发布 > 正文
《中共荆州市委www.828365.com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的情况通报
信息来源:www.828365.com网| 发布时间:2016-04-14 16:27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4月8日,我市制定印发了《中共荆州市委  www.828365.com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荆发[2016]1号)。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请市委农办、市农业局的领导介绍“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的有关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通报情况;二是记者提问。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  君同志;

    市农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别少波同志;

    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市委农办副主任     朱圣耀同志。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黄君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市农业强市建设,实现“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开局。市委、市政府连续13年以“1号文件”安排部署“三农”工作,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关怀和落实“三农”发展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坚强决心。今年的“一号文件”,立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必将为全市“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条主线旗帜鲜明

    近些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逆势稳进,“荆州味道”品牌打造成效明显,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农村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黄金期。但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增大;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堪忧,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农村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面临的阻力增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快;发展理念不新,改革办法不多,突破性抓转型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全市“三农”加快发展。破解这些发展难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三农”置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最根本、最现实的路径仍然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八大农业内涵丰富

    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从规模农业、工业农业、市场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举措,与中省一号文件精神一脉相承,秉承了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作重点,更加具体实在。

    1、立足稳粮增收,加快发展“规模农业”。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石。要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壮大农业优势产业,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2、突出转化增值,加快发展“工业农业”。发展“工业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补齐农业短板的关键之举。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年倍增计划”,以食品工业为重点,突出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强市建设。

    3、促进流通增效,加快发展“市场农业”。发展“市场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树立“不盯农田盯市场、围绕市场种好田”的理念,跳出农业看农业,围绕市场抓农业,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依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

    4、鼓励创业创新,加快发展“科技农业”。发展“科技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农业创业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5、强化强基固本,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重要标志。要大力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6、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转型发展中问题倒逼的必然结果。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变生产供给为有效供给。重点是做好“水”的文章,加快发展宜水产业;做好“山”的文章,加快发展山林产业;做好“田”的文章,加快发展平原特色产业。

    7、拓展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要顺应广大消费者对农业多种功能的消费潮流,挖掘美丽乡村“资源富矿”,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重点要打造特色,促进农业休闲产业融合发展。

    8、围绕安全生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要加快推进以华中农高区为核心区的“中国绿谷”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实施精品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抓好品牌整合扩张,做大“荆州味道”公共品牌。

    保障措施精准明确

    文件对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重点是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重农的氛围。要认真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坚决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扶农政策,完善“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入推进“三万”活动、精准扶贫工作。

    二是强化兴农的措施。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三是形成支农的合力。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三农”综合考评体系和督办考核制度,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江汉商报:我想请问市委农办、市农业局黄局长一个问题:一号文件是市委、市政府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聚焦的主题往往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为何连续13年锁定“三农”发展?

    黄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持续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省委一号文件也以“三农”发展为主题(《关于以新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若干意见》),提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湖北“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发出了强烈的重农信号。

    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986万亩,农副产品资源不仅种类较多,而且量大质优,是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全市70%的人口在农村,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事关420万农民奔小康的进程。虽然近几年来,我市“三农”发展保持了提质竞进的良好势头,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新常态、新经济,三农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市“三农”发展面临新一轮的“黄金期”。一是强力的政策支撑。随着“四化同步”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三五”期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壮腰工程”等多重中省战略叠加实施,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和支持只会增不会减,荆州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将得到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扩大了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了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观光功能。同时,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更加关注质量安全。农产品消费高端化、分层化、绿色化的现实需求必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也为荆州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强劲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速放缓后,一些行业和领域产能过剩、投资趋于饱和,农业农村投资价值更加凸显,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朝阳产业更受青睐。近年来不仅农字号企业加大在荆州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而且工商资本大举进入农业,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先后跨界投资荆州农业,推动了我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四是厚实的产业基础。我市农业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特别是粮食、油菜、水产品产量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随着我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链延伸,尤其是江汉运河生态旅游带、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华中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为荆州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改革和机制创新使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等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2016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三农”发展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同步发展,必须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一短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三农”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重要属性十分明显,重视的程度不能降、推进的力度不能减。也正是基于以上因素,今年的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第13次将靶心锁定“三农”。

    荆州日报:我想请问市农业局别局长一个问题:今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在贯彻落实中省文件精神上有哪些亮点?

    别少波:    一是突出五大发展理念。1号文件通篇贯穿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强化了“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特别在尊重广大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广大农民福祉上,在依靠和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有很多新亮点。

    二是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今年以来,市委连续召开市委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等重大会议,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1号文件为了避免重复繁杂、大而全问题,以聚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发力精准、措施务实、文风朴实、目标明确,让人眼前一亮,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为破解新常态下“三农”发展新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三是突出荆州农业实际。市委1号文件既很好地契合、融入了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又突出了荆州元素、荆州实际。既贯彻发展了《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湖北省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重要文件精神,又突出问题导向,从解决影响荆州“三农”发展的重大问题入手,说“荆州话”、干“荆州事”、显“荆州味”,通过规模农业(解决基础问题)、工业农业(解决转化问题)、市场农业(解决流通问题)、科技农业(解决创新问题)、设施农业(解决装备问题)、特色农业(解决结构问题)、休闲农业(解决功能问题)、绿色农业(解决安全生态问题)等“八个农业”建设的布局,从28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补充齐了荆州现代农业的短板。

    四是突出责任落实。1号文件“八大农业”、28个方面,每项改革发展任务目标后面都注明了责任单位,共涉及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粮食局、市林业局等32个单位和部门。

    同时,1号文件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也提出了明确责任目标要求,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要求完善“三农”综合考评体系和督办考核制度,应该说措施办法很实、很好,操作性很强,必将保证文件本身的生命力,确保1号文件的落实取得不一般的效果。

    荆州新闻网:我想请问市委农办朱主任一个问题:今年市委1号文件提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朱圣耀: 土地既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还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土改历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提出要以“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为前提“审慎稳妥”推进。荆州作为非试点地区,今年主要是要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

    一是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这项工作从14年开始试点,江陵整县推进;15年全面铺开,目前正在进行。年底可基本完成。

    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大势所趋。现在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十分活跃。我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入股、租赁、转包、互换等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有序推进规模经营,力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40%以上。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坚持规模适度,不能片面追求快和大。

    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严格的门槛,建立资格审查、项目审核、上限控制、风险保障金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能力。当前,农民对土地权能的诉求很强烈,一要真诚维护,二要依法引导。重点是要加大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依法维权。

    四是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今年监利县将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公安县也启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其成效值得期待。

    五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到位,监管办法业已出台。今后,集体的资产、资源交易行为都必须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也可在这个平台进行。

    六是在11个“四化同步”试点镇区稳步推进农户承包地、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

   荆州人民广播电台:我想请问市委农办、市农业局黄局长一个问题:农业的潜力在品牌,发展的后劲也在品牌,“荆州味道”已写入了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请问其发展的远景目标是什么?

    黄君:我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4500多个,拥有11个中国驰名商标、56湖北著名商标,480多个“三品一标”,一批农产品已经开始走出湖北走向全国。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农业实力不强、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缺乏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尽相符。

    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的总体要求,荆州人把目光瞄准了农产品加工业,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荆州精品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市委书记李新华表示,“打造农业公共品牌'荆州味道',实施精品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是荆州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市长杨智表示,“让'荆州味道'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让'荆州味道'香飘万家,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我市实施“荆州精品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就是要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统一的农业公共品牌--“荆州味道”,(重点是抓好十个一,即:一个产销协会、一个市场主体、一个形象标识、一系列专利产品、一个销售网络、一套画册和宣传片、一系列广告、一个管理机制、一个展示窗口、一个合作平台)通过公共品牌将荆州特色农产品(包括鲜活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聚集打包一起走向市场,让“荆州味道”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让荆州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力争到2020年,通过“荆州味道”公共品牌带动,推动全市农业精品名牌快速发展,全市农业驰名商标达到30个以上,湖北著名商标和湖北名牌达到200个以上,“三品一标”数量达到600个以上,并培育孵化出20家以上在全国行业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知名品牌,力争荆州品牌农产品在全国市场影响力进入地级市前列。

     记者朋友们,提问到此结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近6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由此可见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今后五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最需要补齐的短板。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精神,按照市委一号文件的部署,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开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促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大发展,为奋力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市“三农”工作,大力宣传“三农”发展成绩和亮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网站地图|站内搜索|联系我们|站内声明
主办:荆州市政府办公室
承办:荆州市政府政务公开和电子信息办公室 荆州新闻网
网站新闻支持:荆州日报、荆州电视台、荆州人民广播电台
网站标识码:4210000002
地址:荆州市江津西路262号
电话:0716-8278407 0716-8461111
鄂ICP备05028271号
鄂公网安备 42100202000199号